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林良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学画——林良丰

2015-05-26 13:52:15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林良丰
A-A+

 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,在那个年代里,冲击视觉的音像作品,就是八个京剧样板戏、宣传画及小人书。我很喜欢小人书,平时过年积攒下来的压岁钱,差不多都买了小人书,小人书的封面是彩色的,内页是黑白的,读着故事,照着人物形象去临摹,是件很愉快的事。上小学时,班级的黑板报从文字抄写到插图,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包揽下来的。后来,父亲帮我买了水彩颜料,我才有机会对着小人书的封面去临摹彩色的。

  我们这一辈人的童年娱乐很简单,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--从风筝、陀罗、弹弓到刻纸,我总是自己画图后再刻,当同学们对我刻的新鲜样式投来羡慕的眼光时,我很得意,这可能是我学画的动力吧。

  上初中时,有幸跟随著名水彩画家吴振勤老师学素描,这是我正式接受美术教育的开始,每个星期有三个晚上到老师家学画画,虽然学的是素描静物和头像写生,但振勤老师收藏的国画让我入迷,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国画。

  1977年底,我参加高考,被录取至福建工艺美术学校,工艺绘画科,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晚上,同宿舍的同学就在小桌子上摊开了纸,看着他们不用临摹,信手挥洒地画水仙、梅花,我简直惊呆了。那时我连宣纸的熟宣和生宣都还分不清楚,国画颜料也是第一次看到,那一年,我十六岁。

 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造诣非常高且极具师德的知名画家,杨夏林、张晓寒、王仲谋、许霏、邱祥锐,我第一次接触山水画,是邱祥锐老师上我们的山水画树石画法基础课。临摹后的写生课,邱老师带了几块石头到课堂上,让我们用学习到的笔法和皴法进行表现,传统笔法与现实山石的印证,使我们受益终生,“师古人、师造化”,在这堂课得到交融和启迪,也影响了我至今的创作道路。

  之后,张晓寒老师的授课以山水画的意境来要求我们,让我们知道形和神的关系,知道技巧与思考的关系,言外音与画外意的重要性,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实践意义。

  我没有国画的底子,但我深信,勤奋和思考是使我进步的唯一途径,我几乎废寝忘食地学习,学技法、学理论、学画史画论,学诗词,并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万石岩、九鲤湖写生。有一次,几个同学从厦门乘船到嵩屿,徒步至南太武山写生,还被山上的驻军善意地扣留一个晚上,直至送到海军司令部,让我们学校的保卫科干部来当面领回。

  由于我迷恋国画,王伯敏先生着的《黄宾虹画语录》,钱松岩先生着的《砚边点滴》,贺天健先生着的《学山水画过程自述》,我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,吴振勤老师知道我喜爱国画,特地让我到他家中,临摹其珍藏的黄宾虹、周思聪、卢沉、李震坚、周昌谷、吴作人、林风眠的国画真迹。我很感恩,感恩振勤老师不因他是水彩画家而忽略我对中国画的兴趣和执着。

  我读美校时,寒暑假回到家,因条件限制,根本没有地方画画,只能将就在床铺上临时铺上画毯,跪着画画,每天一铺一收,加之房间西照汗流狭背,但我乐此不疲。

  1981年春,我毕业留校任教,有幸跟随在晓寒老师身边,边学边教,开始我长达二十三年的教师生涯,开始我学艺的又一个旅程。从不懂宣纸到从事国画教学,乃至专业创作,从十六岁到现在,我始终坚信,保持勤奋,坚持学习是我们知行的唯一要素。

2014年11月23日凌晨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林良丰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