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初中毕业后考上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的。
在小学至初中这段时间,学工、学农、学军占去很多时间,所学的文化知识非常有限,因此,和那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,我对学习怀有极大的热情。
进入学校后,我开始接触中国画,渐渐地开始对古典文学着迷。那时,我们的语文课是学习古典诗词,语文教材都是学校自编自印的油印小册子,这些小册子五花八门,包罗万象,让我受益匪浅。这其中,我对《古代诗歌选》、《诗经》很有感触。
在《诗经》中,我读到“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……”在里面,我仿佛看到了淳朴的爱情和民风,看到了活生生的美妙画面,而《古代诗歌选》中还配有刘旦宅的国画插图,图文并茂,通俗易懂。及至后来的《唐诗小扎》、《宋词小扎》等,都几乎被我们翻烂了。
除了看书外,我也会自己动手,学习写诗。渐渐地,我开始懂得如何在欣赏的层面上深入到其写作手法与格律程式,再回到创作原点,互为表里,这也对我后来的绘画产生了影响。
说到读书,还离不开当时我们的生活环境。我当时住的是集体宿舍,上下铺,八个同学一个房间,晚自习结束回宿舍后,大家谈论最多的,就是画画、诗词及文学的话题。
我是班级里年龄倒数第二小的同学,所以很幸运地听那些“前辈”们海聊--经常是从《文心雕龙》谈到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红楼梦》;从丰子恺的散文谈到郁达夫的散文;从《红与黑》谈到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……话题很多,引申出我要看的书也很多。
那时候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因此只能在学校熄火后,点上蜡烛,在教室里,就着微弱的烛光读书,常常是夜半风寒,晨星露冷,三年的学业时间坚持下来,总算读了一些书。
总结下来,我读的书都比较杂,但基本上可以归类为文学、艺术理论和诗词、史论几种。这其中,石涛的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、郭熙的《林泉高致》、方熏的《山静居画论》、荆浩的《笔法记》等,都让我受益匪浅。同时,我也对画史和陶瓷产生很大的兴趣,并购买了《宋辽金画家史料》、《元代画家史料》及《中国陶瓷史》等书籍来细细翻阅。而丰子恺的散文也是我比较钟情的。
我特别喜欢袁枚的《随园诗话》和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。袁枚的《随园诗话》上下两册,厚厚的两大本书,记录着他所经历及见闻的文坛逸事和趣闻,虽然纪录得比较繁杂,却颇有生活的趣味和可读性。特别是他提出的“作诗应以不伤诗意”的创作宗旨,对我触动很大--这是作诗的高度,当然不是我这个初学者所能窥视的,但却使我想到:“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;赋诗必此诗,定知非诗人。”的精僻见地。
读书时孤独的,但收获却是巨大的。读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时,我能领悟到他所提出的治学的三种境界,我想,这不仅是作词、治学,也是读书、作画、为人的一种过程和境界;读诗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时,我能感到作者的高远立志和目标;而读到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时,我也能提醒自己,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,都应坚持修道坚守与寂寞耕耘。
我始终认为,一个人的时间终究有限,精力也有限。而读书,是你借鉴别人的体验,借用先贤的慧眼来认识这个世界,评判这个世界,是你为人、为艺过程中的一种滋养。当然,在读书的同时,还必须有身体力行的实践和思考。
2014年11月25日于天竺山下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